2021 年以來,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與國際油價的反彈和不斷攀升,全球油氣供需失衡的態勢得以扭轉,全球油氣開發形勢呈現出復蘇的局面,同時全球各資源國油氣財稅政策調整更趨謹慎,多國成為油氣行業投資熱點,油氣開發投資以及新投產油氣田數量迎來增長。
近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王作乾等系統梳理了當前全球油氣開發現狀與特征,從八個方面總結了2021年全球油氣的開發形勢,針對國際油氣合作和發展戰略提出了四點啟示與建議。相關研究成果以《2021 年度全球油氣開發現狀、形勢及啟示 》為題,于8月17日發表于《石油勘探與開發》。
2021 年全球油氣田分布廣泛,不在產油氣田數量較多;油氣儲量略有下滑,非常規油氣儲量下降多;油氣產量持續增長,重點資源國產量同比增幅大;未建產/待建產油氣田儲量豐富,未來開發潛力較大。
2021 年度全球油氣開發形勢概括為 8 個方面:
(1)宏觀環境更趨不穩定,危與機呈辯證發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作為油氣進口大國,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全球政治形勢深刻影響油氣市場,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成為油氣市場的最大變量。多個重點資源國登上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榜單.
(2)財稅政策調整更謹慎,碳減排成主要動因
2021 年油氣行業最大的主題是減碳,政府對上游業務的碳收費有碳稅與排放交易計劃(ETS)兩種方式。資源國政策調整同時受正向和反向拉動力影響。油價回暖、供需再平衡、行業緩慢復蘇、部分熱點地區再獲勘探新發現等因素使資源國仍將持續面臨財政壓力,能源轉型給行業發展帶來長期沖擊,油公司加速戰略轉型,上游投資更趨謹慎。
(3)OPEC+堅持限產保價,增產意愿大打折扣
自 2020 年 4 月 OPEC+達成史上最大規模減產協議以來,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減產執行率普遍較高。限產保價以獲取更高收益仍是OPEC+的首選,這導致石油生產國增產意愿不強。
(4)供給不足與貨幣寬松,推升油價持續復蘇
國際油價高位震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3 點:①投資低迷抑制供給增長,2021 年全球新鉆井數 4.75萬口,相當于恢復至疫情前(2019 年)的 77%;②全球新冠疫情整體趨緩,新冠疫苗接種率逐漸上升,全球經濟加快復蘇,需求持續恢復,全球石油需求量同比增長 5.60×106 bbl/d;③貨幣寬松刺激油價上漲。
(5)天然氣供需持續緊張,價格升至歷史高位
2021 年天然氣供需緊張推升氣價高漲,LNG(液化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受“雙碳目標”影響及全球經濟刺激,主要天然氣消費國進口量同比持續增長,全年天然氣需求累計同比增長 1 390×108 m3 ,中國 LNG 現貨進口價同比增長 282%。
(6)開發支出僅小幅回升,規模仍處較低水平
2021 年隨著油價逐步回升,上游開發投資呈現復 蘇態勢,開發資本支出 3 182×108 美元,同比增長 9%, 仍未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7) 儲、產量異向小幅變化,油價推動產量增加
2021 年全球油氣儲量下降 66.21×108 t,降幅為 1.5%,其中非常規天然氣儲量下降 10.1×1012 m3 ,為 2021 年油氣儲量下降的主要類型。下降原因主要有:①美國天然氣管道項目受挫,天然氣運輸能力下降,制約上游的增儲上產步伐;②油價上升,巨頭公司將資本配置從增長轉向維持支出,減少勘探開發投入,北美地區鉆機數量與新鉆井數保持低位。
(8)油氣儲采比保持高位,開采速度低位運行
2021 年油氣技術剩余可采儲量和儲采比同比小幅下降,但儲采比一直保持在 50 以上,其中原油儲采比 為 55.2.天然氣儲采比為 59.0.
針對國際油氣合作和發展戰略,,研究提出了 4 點啟示與建議:(1)高度重視海洋棄置義務,確保海域油氣實現高質量長期效益發展;(2)堅持危地不往、亂地不去,提升油氣資產集中度,穩定保供基地;(3)立足天然氣多情景需求,實現一體化協同向全業務鏈發展的轉變;(4)加大優質規模資產獲取,注重不同階段項目持股比例的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