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帥,楊治,鄧宇峰,毛思斌,程培生,產思維,袁峰,王樂樂
作者單位: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礦床成因與勘查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礦產資源與礦山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九一六大隊;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三二五地質隊
徐宿弧安徽北段地區是華北克拉通南緣重要的金屬資源產區,其中三鋪復式巖體北部接觸帶中段楊橋孜金銅礦床是安徽北部已探明的最大金礦床。本次工作針對楊橋孜礦區含礦的石英二長閃長巖與不含礦的石英二長閃長玢巖展開工作,兩者的LA- ICP- MS鋯石U- Pb加權平均年齡分別為128±1. 1 Ma、119. 9±4. 3 Ma,兩者都形成于早白堊世早期華北克拉通構造活動與巖漿活動峰期。
巖石地球化學分析表明,楊橋孜礦區兩種巖石都具有高硅、富堿、富集LREE、富Sr、貧Th和Yb的特征,屬高鉀鈣堿性準鋁質I型花崗巖;高Sr/Y、低HREE和Y、無明顯Eu異常表明其具有埃達克巖的特征。石英二長閃長巖的鋯石εHf(t)為-16. 3~-5. 3,二階段模式年齡(tDM2)為2202~1515 Ma,與石英二長閃長巖和石英二長閃長玢巖鋯石核部得到的年齡范圍一致,表明華北克拉通下地殼是巖漿源區的重要端元,較大的εHf(t)變化范圍指示源區混合了幔源巖漿。
中生代古太平洋斜向俯沖,導致華北克拉通下地殼拆沉并發生部分熔融,俯沖的洋殼板片擾動軟流圈導致巖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幔源巖漿與古老下地殼相互作用形成了石英二長閃長巖和石英二長閃長玢巖的母巖漿。這一成因模式與巖石中高Mg#、高La/Ta、低Th/Ce、低Sr/Y、低(La/Yb)N的特征相吻合。兩種巖石鋯石結晶溫度平均分別為742℃、708℃,氧逸度ΔFMQ平均分別為+1. 79和+1. 48,石英二長閃長巖具有相對較高氧逸度是其成礦的重要因素。